文 / 天下網商記者 梁周倩
從零到七萬,這是“日日煮DayDayCook”淘寶店開業一個月的粉絲數增量。專注于優質內容,并在此基礎上試水電商、打造品牌,獨立奔跑了兩年的“日日煮”正在小心翼翼地嘗試著變現的各種可能路徑。
“日日煮”并非個例。盡管一再得到資本的青睞,但對于絕大多數靠美食類視頻起家的內容平臺來說,如何做到精準變現且不傷害粉絲,又如何完成商業與調性之間的平衡與取舍,仍是頭疼的難題。
于是,內容平臺們各出奇招:“門牙”召集專注于美食領域的海外網紅,通過娛樂化短視頻做廣告、賣美食; “日食記”用品牌合作加定制包裝做產品、賣周邊; “一人食”選擇販賣視頻制作的手藝來補貼經費、商業合作拓展受眾;“日日煮”加快跨界合作、自營品牌的步伐……
談到內容變現,廣告和軟文這樣“粗暴”的形式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不喜,而將粉絲作為籌碼、將平臺作為渠道,榨干用戶價值之后留下一個空殼,也并非長久之道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內容平臺們正在嘗試著變現的各種可能,尋找與用戶共贏的生存方式。這也就導向了一個核心問題:下一個變現出口在哪?
日日煮 + 傳統產業供應鏈 = ?
12月28日,“日日煮”在線上直播了一場名為 “DayDayCook Plus內容IP升級之路”的戰略發布會,在會上首次與傳統大型生鮮集團——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國聯水產”)合作,聯名推出新品“翡翠生蝦仁”。在發布會直播的50分鐘內,首發的10000件產品全部售空,交易額達到近100萬元。
包裝帶二維碼的新品“翡翠生蝦仁”
對美食內容平臺來說,這可能是一次成功的模板。有了廚房場景下優質的品牌和產品,加碼原創內容,這樣的跨界營銷能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,也將會是 “日日煮”未來塑造品牌形象、豐富平臺內容的主要方式。
當美食內容平臺和傳統供應鏈融合在一起,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?“日日煮”創始人Norma對《天下網商》說,傳統模式中,用戶需要先在網上查找食譜或教程,再轉移到線下農產品市場或電商平臺挑選食材,費時費力不說,品質也無法得到保證,由此,“日日煮”的做法實現了內容與消費的統一,“與高質量的、有用戶需求的、實用性的傳統品牌進行深度合作,是我們目前想做的方向,也是DayDayCook Plus成立的初衷。”
據了解,“DayDayCook Plus”推出的產品中,許多都來源于細分垂直領域的傳統公司,靠著在包裝上印刷二維碼的方式,日日煮和這些品牌達成了合作銷售和推廣。例如此次與“國聯水產”聯名合作推出的“翡翠生蝦仁”,就是在包裝的右下角印上一個二維碼,掃一掃,就能觀看并學習“日日煮”視頻中蝦仁的花式做法。
除此之外,自營品牌也將是“日日煮”做品牌化的關鍵一步。試水淘寶店之后,最簡單常見的廚房日用品成為打開市場的首選,“也許就是廚房紙一類復購率很高的快消品”Norma說,“并且我們也會引進已經在香港上線的咖喱牛腩、果茶、蜜茶等9個SKU。
2016年4月,“日日煮”推出了“Norma在這里”和“廚訪”欄目,獲得近1億的全網點擊量,驗證了“圍繞產品講故事”的模式提升內容變現轉化率的可能。
日日煮新推出的“郭妹和辣叔”IP形象
隨后,團隊還開發了全新的虛擬IP形象——“鍋妹”和“辣叔”,并為他們推出定制版表情包,線上“辣叔學院”語音課程則屢屢爆滿,通過一系列包裝設計,未來,這些擁有更長生命周期的虛擬IP都會推出周邊產品。
用內容延伸商品,導購引流到其他合作電商平臺;用“DayDayCook Plus”與供應鏈端的傳統企業做跨界合作,快速提升品牌影響力;從廚房快消品、自制食品著手打造自營品牌,這是“日日煮”目前內容變現的三種模式。未來,還可能推出收費的直播課程,以實用的差異化內容讓用戶買單。
小程序開發者的焦慮與期待:微信新物種和APP如何差異化定
文/騰訊科技 韓依民
2017年1月9日凌晨,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,甫一發布,便引發互聯網從業者圈的關..
你以為降價,餐廳生意就會好起來嗎?
餐飲市場越不景氣,消費者就會越慎重,對口味和用餐體驗及出口越是有更多挑剔。
2016年已經過去,2017..
漢拿山發聲明:我們百分百是中國的
最近,樂天集團與韓國防部簽署“薩德”換地協議,引發了中國民眾抗議,尤其隨著“薩德”裝備抵韓,..
法院駁回如家起訴“味如家”侵權案
因為丹陽的“味如家餐廳”中有“如家”字樣,這就..